“大多数的人就像是落叶一样,在空中随风飘荡、翻飞、荡漾,最后落到地上。一小部分的人像是天上的星星,在一定的路径上行走,任何风都吹不到他们,在他们的心中有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
——赫尔曼•黑塞《流浪者之歌》
一、 生涯规划是什么?
相信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代表的是一种预设,是对于未来的一种构建与规划。
百度上面搜一搜,关于“生涯规划”众说纷纭,但目前国内较为普适的定义是:生涯规划,是指当人们面临重要的、与职业相关的选择时,借助科学的测评工具,分析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个人特征,并结合外部环境,逐渐明确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设计发展路径、实施计划并且评估修正方案的过程。
对于个人来说,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一些阶段性的特质,这些特质和人的生理特征息息相关。比如3到6岁的学习关键期,对于孩童来说是发展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段;16到18岁的青少年时期,荷尔蒙分泌的突然增加或许会带来“叛逆”现象的出现。能把握这些阶段的特性,有应对地设计一些目标,有意识地通过努力去完成,这就是在进行“规划”,沿着人生轨迹,设置不同阶段的人生目标,就是最简单意义上的生涯规划。
或许,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会觉得生涯规划离自己有那么点儿遥远。事实上每个人在不知不觉间,很早就有了生涯规划的构想。那些小时候曾经立下的“长大后要成为教师、科学家或是领导人”的豪言壮志,其实就承载着个人对未来的盈盈期冀。只不过那时的愿望单纯而又简单,时至今日,你要考虑地更加周全。
那么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生涯规划意味着什么呢?我想,高中生最为首要的任务是参加高考、进入大学,那么高中生的生涯规划可能就会涉及到:以目前的能力为基础,可能会选择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以将来希望深入的领域为方向,可能会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思考的不仅有“喜欢什么”更有“适合什么”和“想要成为什么”。
以上我们了解了生涯规划的基本定义,那么,为了更加准确地认识和理解生涯规划,我们应该具备哪些意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