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华民族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坚守与创新的征程中永葆蓬勃朝气,永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中,中国共产党一定能以强大的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
【考点整合】
一、民主革命时期
1.中共一大
(1)时间、地点: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2)内容:①通过党纲,确实党的最高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3)意义:①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②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
(1)时间、地点:1922年7月,上海。
(2)内容:①党的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②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
(1)时间、地点:1923年6月,广州。
(2)内容:①决定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帮助国民党改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3)结果: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4.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1927年8月,汉口。
(2)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④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3)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成为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
(1)时间地点:1935年1月,遵义。
(2)背景: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②红军在冲破敌人湘江四道封锁线后损失过半。③毛泽东提出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多数同志的支持。④红军巧渡乌江,夺取遵义。
(3)主要内容:①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②组成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4)历史意义: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
(1)时间、地点:1935年12月,陕北瓦窑堡。
(2)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3)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
(1)时间、地点:1937年8月,陕北洛川。
(2)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3)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
(1)时间、地点:1945年4月,延安。
(2)会议内容:①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历史意义:“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时间、地点:1949年3月,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2)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3)内容:①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③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④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4)意义:中共做好了成为执政党的准备,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二、建国后
1.中共八大
(1)时间、地点:1956年,北京。
(2)背景:①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②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主要内容:①指出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②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③提出发展经济的方针: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4)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背景:①政治上——左倾错误依然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②经济上——出现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③思想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后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内容:①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①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③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4.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①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③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7. 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把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8. 中共十七大:2007年10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9. 中共十八大:2012年11月,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10.中共十九大:2017年10月
(1)背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
(2)内容: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意义:确定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全面部署了新时代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科学规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创造新辉煌提供了行动纲领。
【疑难解析】
1.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和原因
(1)表现
①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革命统一战线,并在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
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向农村进军,开展土地革命,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
④1935年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⑤1936年,中共又根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2)原因
①中共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③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2.中共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原因
(1)第一次:由城市转向农村
①1927年,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敌我力量的悬殊。
②三次武装起义受挫表明城市暴动的革命方式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③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只有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证。
④文家市会议决定进军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
(2)第二次:由农村转向城市
①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已成定局。
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新阶段。
(3)第三次: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文革”给党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同类会议归纳
(1)有转折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强调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会议:
①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③中共十三大:提出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确定指导思想的会议:①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②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③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⑤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区分“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三种不同的会议。
党代会: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每5年举行一次,负责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章;选举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人代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政协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考向预测】
1.与2021年时政热点“中共成立100周年”、中共十九大等作为切入点,考查中共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历程,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独立复兴做出的伟大贡献等。考点内容主要涉及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等。
2.和“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这个专题结合起来,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探索。100年来,中共不断根据国情适时调整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带领人民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重大会议凝聚党的集体智慧,在历史抉择的时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制度创建和经济建设的方向。
【跟踪训练】
1.(2020·南充)中共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确立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2020·内江)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在以下相应时期中,属于毛泽东提出的革命文化内容是
3.(原创)下图各项数据变化的原因主要与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有关
A.八七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中共七大
4.(2020·遂宁)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班的学生用这种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
②都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了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改编)根据图示指出相应的中共会议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6.(2020·广安)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7.(2020·泸州)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其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中共十五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8.(原创)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题为《改革春风》的探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为图三配一个人物图片。他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周恩来
9.(原创)关于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说法错误的是
A.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
B.《论十大关系》为中共八大奠定了思想基础
C.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时代
D.中共十五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0.(2020·广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渐露新曙光】
材料一“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面迷蒙访旧踪”。——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1)诗中的“画舫”所在地是指哪里?(2分)
【踏上新征程】
材料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募……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2)材料二中的“这里”是指什么事件?(2分)
【形成新道路】
材料三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3)结合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分别是什么?(4分)
【走向新辉煌】
材料四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4)请回答材料四中“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9 A B C B B C B C D
10.(1)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3)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 高级教师 戴水清)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主办单位: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1 SCEEIC ZSKSB ZSZZ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