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nian

70年成就 光辉历程

biaoti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除了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紧密相关外,人才培养也是不可小觑的功臣之一。

说到人才培养,就绕不开我国为国选才的高考制度。70 年,是新中国腾飞的70年,也是高考制度改革发展的70年。

不久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今年高职扩招百万,再加上院校招生人数自然增长,高等教育将历史性地跨入普及化阶段。回首往昔,高考在一代代人心中烙上了时代的印迹;展望未来,新时代高三学子正以昂扬的斗志,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

三个关键词看全国高考70年之变化

70年来,高考制度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调整,我们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一些资料数据、权威媒体的公开报道及教育学者撰写的一些重大论文,精心进行梳理,以三个“关键词”,带你了解70年来高考的变迁。

我国是考试历史最悠久的国家,1300 多年的科举考试历史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高考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中断到恢复发展等多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时,各大学仍实行单独招生。单独招生存在不少弊端,造成不少大学录取新生报到率很低。为此,1952年,新中国建立起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更好地体现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从1966年到1976年,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打乱了教育系统的正常工作秩序,以统一考试为主要选拔办法的招生制度被迫中断。期间,高校零星招生,选拔采用招收各公社、各行业、各部门推荐的工农兵学员的办法,实行“社来社去”“三来三去”。然而这些招生办法严重地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1977年冬天,中断十余年的高考重新启动,并在当年冬天就举行了考试,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从这一年开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恢复高考

恢复高考

此后的40多年,高考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在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改变了一代代人的命运。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稳步推进,高考将更具生命力,在新时代以崭新的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充沛的人才力量。

高考制度建立至今,高考报考条件也经历了几番变化,反映出特定时代高考的特点。

1952年,新中国首次高考规定参加高考的条件和方式:凡应届毕业生应尽可能采取集体报名方式,由毕业学校(或集中学习单位)统计报考学生人数,备函向就近地区招生办事处领取报名单,分发报考各生自行填写。

文革期间,尽管统一高考被取消,但仍有部分人员通过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方式上大学,即“工、农、兵推荐上大学”。通常,报名者必须当过三年以上工人、农民或士兵。

1977年恢复高考时,高考的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但是招生方式依然沿袭“自愿报考,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查”的原则。根据当时的要求,参加高考的考生年龄在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不过,1977年的招生文件又特别规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

八十年代,为解决考生多、组考工作量过大、考场过于分散等问题,各地高考实行在统考前进行预选的办法。每年5月,想参加当年高考的考生,必须先报名参加预选考试,预选通过才能参加高考。直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各省、市才逐渐取消预选,高考报考条件也不断放宽,限制逐渐减少。

2001年,教育部对高考报名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了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未婚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也可报考普通高校。报名并参加普通高考将不受年龄及婚否的限制与影响,至此,全国各地每年都有25周岁以上的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

恢复高考

70年来,高考考试科目随着时代变化不断调整,不断在选拔多元人才,保证考试公平公正方面进行创新。

1952年8月15、16、17三天,新中国首次高考开考,考试科目为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共8个科目,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考生必须参加8个科目的考试。此后,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持续到1966年。

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类,文史类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地理),理工类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1978年,考试科目仍分文史与理工两类,文史类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类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

1981年,英语列入考试科目,以30%成绩计入总分或者作为招生参考,另外在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文6理7”的模式形成,直到1994年。从1983年起,英语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全国掀起了一股学英语热潮,英语从此被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恢复高考

英语进入高考

1994年,高考取消生物和地理考试,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政治。

1999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3”即是语文、数学、外语,“X”通常指综合科目。至今,包括四川在内的许多省份的综合科仍为“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含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理科综合包含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在本轮改革要求取消文理分科,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必考。其他选考科目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截至2019年,高考综合改革相继有三轮省(区、市)启动,考试科目组合变得更加多样化,考生的选择也越来越灵活自主。

恢复高考

高考改革

四个阶段,看我省高考70年之发展

我省是人口大省、高教大省,同时也是全国高校的生源大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的高考制度紧跟时代浪潮,主动出击,积极作为,为国家和社会选拔出了万千优秀人才。以下,我们根据权威资料,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高考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进行了梳理(由于恢复高考前的我省高考制度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在此不再赘言),共同回顾各个阶段留下的精彩的足迹。

恢复和巩固阶段(1977~1982)

这一阶段,我省恢复和巩固高考制度改革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实现多出人才、早出人才,确保统考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实行了允许考生查分、高考预选、恢复统包统分等招考制度,提出举办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等少数民族照顾政策;逐步组建起招生考试专业队伍,在市(州)一级成立常设招生机构;在全国率先创办招生考试专业刊物《四川招生通讯》(即《招生考试报》的前身),为考生升学备考提供指导。

改革探索阶段(1983~199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我省的高考改革不断更新观念,探索改革新路。这一阶段,先后开展起定向招生、军地招飞、职教师资对口招生、试招保送生招生制度改革或试点;为改变管理手段人工操作的落后状况,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省招办(省教育考试院前身)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计算机全方位管理。

改革攻坚阶段(1993~2000)

为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一阶段,我省启动了高考“并轨”改革。大学全面开始收取学费,毕业后不再包分配工作,需毕业生自主择业,这极大地盘活了高校办学和大学生的创新活力。为稳步推进高考科目设置改革,1994年实施“3+2”方案改革,规定报考文史科的地理和报考理工农医类的政治、生物两科会考成绩不合格,不能报考普通高校。

创新发展阶段(2001~至今)

进入21世纪,我省招生与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高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并向纵深发展。这一阶段,我省紧跟改革步伐,推出“3+X”方案改革(即至今仍在沿用的高考科目制度)、调整高考时间、开展自主命题、实行责任追究制;招生走向多元化,增加自主招生高校、建立国防生源基地等;考试信息化取得长足进步,开展起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网上阅卷、网上录取;积极保障考生权益,实行知高考成绩、知分数段人数、知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三知)后填报志愿,并大力推行平行志愿,降低考生落选风险。(彭禄毅 曾婕)

恢复高考

1949年的10月,一个伟大的民族,带着坚毅的眼神从内忧外患的泥泞中崛起。而2019年的今天,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飞速发展、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富足……为庆祝祖国母亲的70岁生日,我省教育系统、招考系统及各级学校与国同庆,纷纷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献上了一份独特礼物。

省教育厅:艺术专场展演庆华诞

jyt

省教育考试院:红色精神入脑入心

jyt

遂宁教体系统:唱响新时代赞歌

jyt

通江招办:为贫困学子送政策温暖

jyt

成都七中:表彰优秀励前行

jyt

七十载风起云涌,吾泱泱大国屹立于世界之林,枝繁叶盛,强盛不衰。现如今,每观今朝华诞,心中常有“吾辈何其幸,得以炎黄名”的澎湃。在新中国诞生70周年之际,教育人以及莘莘学子对祖国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情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各行各业的人才通过各级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投入到了共建祖国的队伍中。基层招办就是为国选才的第一道关口,也是社会关注关心的热点和焦点,招考人的工作是为国选才,也是为社会、考生及家长服务。

我从2016年进入招考系统,3年来,我熟悉了解了招生考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见证了许多孩子跨入了大学的校门,也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了点滴感悟。从事招考工作,要具备“三心”:爱心、耐心、细心,要让国家政策真正深入到千家万户,要谨慎检查核实每一项工作,不能让我们的差错影响考生的一生。唯有做到这些,才能在党的指引下,坚定信念,担起使命,把好基层招办这第一道关口。

——达州市达川区招办副主任 张 泓

七十年波澜壮阔,七十砥砺奋进。七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目睹祖国繁荣富强,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作为一位教育人,倍感幸福和自豪。

1996年,我通过高考,从西南边陲的一个小乡村考到芙蓉花开的省城。如今,我已扎根基础教育近二十载。面对未来,面对这伟大的时代,我一定会把教育初心当成磐石,把教育使命当成火炬,教天地人事,育时代栋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津中学教师 王贞鹏

我一直相信,生命中总会有光照进,对我来说,高考就是我生命中的光。无论是奋战高考的每一天,还是走上考场的那一刻,抑或是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瞬,都让我铭记于心,因为是高考照亮了我的人生。

高考让我从一个小镇走向远方,见得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渺小,发觉人生的可能性越多;高考让我懂得人生需要磨练,需要苏东坡所言的那种“坚忍不拔之志”;高考让我走向了热爱的教育事业,能够享有孟子所言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师者之乐。值此建国七十周年,祝福我的祖国,愿您锦绣河山,浩气常在!愿您太平盛世,永远安宁!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教师 杨 宇

我出身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一户农民家庭,一家七口仅靠父母种地卖菜的微薄收入生活。就在家人为学费担忧之际,国家、省、州先后出台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让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还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考入了向往已久的清华大学。我是泸定县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我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寒门学子飞出大山,施展才华。

感谢祖国,感谢国家出台的好政策,让我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我要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完成学业后尽自己最大努力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清华大学学生 王志龙

201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70岁的生日。作为00后,我出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饥饿和战火,但每每回忆起那段历史,都心潮澎湃。谢谢您,我的祖国,是您让我们幸运地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是您让今天的学生们更幸运地享受着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您让我们拥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是您让我们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梦想。

——简阳中学学生 宋文博

本报记者 蒋 智 唐卓瑶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参加高考的人数只有5.9万,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11.7万;2019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超过1000万,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超过3800万。时至今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校大学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提供了可靠保障。相关研究表明,中国近9亿劳动者中,突破1.7亿人受过高等教育或具有各类专业技能,我国新增劳动力中有48.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更加接近人力资源强国门槛。

中国大学七十年的奋进历程

恢复高考

长安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王荣禄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参加高考的人数只有5.9万,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11.7万;2019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超过1000万,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超过3800万。时至今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校大学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提供了可靠保障。相关研究表明,中国近9亿劳动者中,突破1.7亿人受过高等教育或具有各类专业技能,我国新增劳动力中有48.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更加接近人力资源强国门槛。

1949年召开的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政策基点。此时,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数少、规模小,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开始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的展开。

对于西安来讲,交通大学的西迁,是决定这座城市在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中重要地位的核心因素。1955年,上海交通大学主体西迁,落地西安,迅速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之后的西安交通大学成为中国尤其是中西部高校的旗帜,2019年10月,李克强总理再次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用“西北有高楼”来称赞这所大学。

到1957年院系调整基本结束时,旧中国高等教育重文轻工的状况已得到改善,全国323种专业中,工科183种、理科21种、文科28种,还新设了地质、铁道、公路、石油、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为后来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对口人才。

现在,走过西安的二环南路,长安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苏式教学主楼依然挺立在二环的两侧,铭记着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记忆。长安大学的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就是完全由一批留苏归国的专家学者,按照当时的俄罗斯公路汽车大学的模式建设起来的,这所大学也很快成为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主力军。这里走出了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交通部工程师周伟、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等一大批交通领域的杰出人才,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

西安高校的建设发展正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在这个借鉴苏联模式发展高等教育的特定时代,很多传统高校经历了院系调整,一部分学科和教学单位纷纷拆分出来并入另一所高校或者组合成为新的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都有部分专业、院系被调整,从而有效支援了新建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1977年恢复高考时,全国有570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27.3万,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经济与社会发展也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给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国家急需在一些重要领域率先突破,快速发展,尤其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高等教育发展不足等问题则更为突出和迫切。

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教兴国”等战略的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谋求新的变革。而在上世纪90年代启动的“211工程”则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余所高校,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成为全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典范,并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长安大学作为当时办学基础好,国家急需,公路交通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行业高水平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实力雄厚的传统名校一起纳入了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随着部门预审、国家立项、重点建设等节奏的逐步展开,呈现出勃勃生机,为国家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了十余万毕业生。中国很多著名的工程,那里的总工程师以及参与其中的设计制造者当中,有着无数长大学子。他们在中国这座公路交通领域的最高学府汇聚,然后随着中国高速拓展的路网四散天涯,走向全中国路桥延伸的地方。在中国,有路的地方就有这里培养的人。在中国,跟路相关的领域,长大学子星罗棋布。

2000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期,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的持续深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焕发了新的活力。

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和学科在世界高校之林崭露头角,然而对比中西方教育差异,中国长期以来借鉴苏联模式建设的大学格局,暴露出一些弊端和不足,这就需要通过大学合并的方式,提高大学的学科交融、学科培育和综合水平。在这场大学合并大潮中,一大批“211工程”高校纷纷开始强强合并,比如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和原西安工程学院(地质)、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三校合并组建的长安大学,则更加夯实了学校的工科实力和行业优势。

当下,我们看到高等学校的繁荣局面,高等教育录取率不断提高,全国已经建成超过2600余所高校,每年高考录取率接近或者超过80%,更多的考生可以通过高考这个通道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和阶层流动。21世纪之初,随着大规模扩招、大学新校区兴建、独立学院的遍地开花等诸多新的变化,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呈现出新的面貌和格局。仅长安大学而言,扩招后本科规模扩大了一倍多,成为陕西省在校本科生规模最大的大学,专业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领域,校区建设面积比原来规模增加了近3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按照《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体目标,高等教育需要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方面持续发力,需要有一大批中国高校及其相应的学科进入到世界高校的前列,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贡献。

“双一流”建设正是对标世界,把中国高校建设发展的参照坐标放在全世界优质高等教育的前缘,把高校学科建设的成果直接与世界顶尖高校对比,不断缩小差距,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实力和水平。长安大学等一大批入选“双一流”的高校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引领行业为“一带一路“”交通强国”战略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以重点高校为主承担的“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招生迅速纳入国家教育脱贫的配套举措,体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长安大学在专项计划推行以来,完成录取逾3000人,真正惠及更多的边远、贫困、农村、少数民族家庭考生,让他们得以实现自己的求学梦想。

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创新教育与传统学科的交融以及各领域服务业态的关系日趋密切,并发展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新兴学科,“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以及“高职扩招一百万”等新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在渐次铺开,大学正面临着一场专业升级改造、新学科培育、多学科交融的历史变革。而对于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高中学生们,以增加选择性为主要特点的新高考正在迎面而来,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海南、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省(区、市)已经逐批发布或者试行“3+3”“3+1+2”模式的新高考,与“两依据、一参考”一起正在逐渐破解着“唯分数论”的历史命题。

高校学科及专业七十年的进阶之路

恢复高考

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 白玉

 2019年,新中国迎来70华诞,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迎来崭新的发展前景。追溯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在西学东渐的清朝末期已初见端倪。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清朝光绪帝上奏《设立自强学堂片》,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揭开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序幕。民国时期,梅贻琦、蔡元培等教育家从欧美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正轨,并以惊人的速度日益发展。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学科及专业也顺势成长,契合国家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规范和完善。

1949年12月,全国首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随后,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颁发一系列章程条例,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宗旨、理念、任务、规模、专业设置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

为改变旧中国只有院系不设专业,文科占比偏多,工科占比较少的办学模式,适应新时期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1952年,国家开始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工作,重点配合国民经济的需要发展理工科,“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发展专门学院,首先是工业学院”。本次调整只保留少数综合性大学并设置了文理科,设立了独立的专门学院,或者合并到其他同科类的专门学院里。使同类学科的专业力量得到加强,也为新中国各项发展的人才储备做足了充分准备。

在1952年的基础上,全国各大高校开始专注于培养专门人才。1954年,国家编订了《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根据此专业目录、国民经济需要以及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国家确定并分配了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制定了相应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例如1954年水利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武汉水利学院(后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这种学科专业制度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的通才教育模式,成为培养专业型人才的专才教育模式。

1953年,新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高等教育部下发了《关于1955-1957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高等教育建设必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相配合,学校的专业进一步细化,针对性更强,工科专业的种类不断增加,理工科学生的比重也不断增加。

经过5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调整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总数增长迅速。1963年,国家计委、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和《高等学校绝密、机密专业目录>的报告》,并提出了“宽窄并存、以宽为主”的原则,把一些不成熟的专业变成试办专业,限制了专业数量和专业人数。这次调整及时地遏制了当时盲目过热的高校学科发展热潮,使其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在1949~1965年间,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迈步向前的良好势头,在此段时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其已经取得的初步成就毁于一旦,高等教育的发展严重受阻。在恢复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之后,197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改造工作的意见》,确定了三个高校专业设置和改造的原则:第一,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普及与提高、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数量与质量、学科与产品工艺等关系,专业设置不宜过窄,要注意变化与稳定,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适应性;第二,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第三,专业设置和调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慎重,要进行试点。

1982年,中共十二大顺利召开,第一次明确地将教育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1984年,教育部组织对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到1987年底修订工作基本结束,此修订规范了专业名称、内涵以及口径,虽然专业总数减少了,但专业布点数却直线增长,实行文理齐头并进。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至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5%的发展目标。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大改革和大发展的时期。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经济的运用更加广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这些变化都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应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高等教育趋向多样化、综合化等新的要求。

在历经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后期两次全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的重新修订后,不难看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以学科划分科类、大幅度压缩学科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重点发展急需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教育部在专业审批过程中调整了方法和手段等。以武汉大学为例,武汉大学专业发展至今涵盖12个学科门类,也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和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收回外国教会办大学的主权,改造私立高校,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与学科专业结构进行全国性大调整,形成9个学系和1个图书馆学专修科的文理科综合大学;改革开放之后,学校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基础、优势、潜能和办学条件,逐步增设新的学科专业和恢复重建有关学科专业,不断调整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逐渐形成9大学院41个学系64个本科专业局面;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学科涵盖除军事学外我国所有12个学位学科,武汉大学发展成为真正的综合大学。

高校开设专业是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国家人才的角度出发。因此,在所开设的专业中既有时下所谓的“热门”专业,也有以基础学科为基础的专业,不同类型的专业培养偏实践或重理论的人才,考生选择之前要认清。

在目前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各高校对自身的专业建设更加地重视,会根据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对本科专业不断地进行调整。高校开设的专业都会接受教育部的专业评估,如专业课程开设、师资、培养方案等方面。同时学校的相关部门也会对专业进行全面的评估,查找专业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不足。通过专业评估,对一些师资不足、课程建设不达标的专业会采取停招或者隔年招生的措施,以保证专业良性发展。对高校专业评估的方法也可以为考生选择专业提供借鉴,如上述的评估因素:专业开设课程、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等,都是考生认识专业、选择专业的参考和依据。

另外,大类招生也是从国家和学校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综合型人才。就目前来看,大类招生是国内高校的一个发展趋势,在报考时一定要清楚每一个招生大类里面包含的专业,同时了解学校对此类专业的录取政策。如武汉大学在2020年还将继续实行“同分取齐”的政策,在分专业录取时,实行分数优先,当考生投档成绩、高考总分均相同,则实行同分取齐,适当调整该省的分专业计划,将处于竞争关系的同分考生都录取到竞争专业,这项政策在每年的录取中都惠及了多名学生。

此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在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有单独的试验班等。例如武汉大学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设立了弘毅学堂,按照四个大类进行招生,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也可以考虑这样的试验班等。

我国大学学科及专业结构的设置与调整和国家的发展大势息息相关,考生在了解并选择专业的基础上,不妨从国家发展前景、时代发展需要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选择更适于自己的专业培养模式。

sshz

十多年前的一天,我的作者、散文家金科送来一篇介绍他的安徽老乡、音乐家吕其明的纪实散文稿。从此,我记住了吕其明,并开始关注他的音乐作品。

其实,说关注并不确切,因为吕其明谱写的音符,早已跳跃在祖国大地。他曾为《红日》《庐山恋》《南昌起义》等近四十部故事片和十余部纪录片作曲,电影《铁道游击队》主题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被广为传唱;被誉为中国管弦乐作品的旗帜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更是以恢宏的气势、优美的旋律,回荡在众多大型国庆活动和建党的庆祝节日里,激发出亿万中国人民的爱国豪情。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协奏曲《黄河》齐名的极具中国气派和民族神韵的优秀音乐作品。

每年12月31日开幕的北京新年音乐会,自1996 年创办至今,开场曲均为《红旗颂》,如同每年人们翘首以待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奏的拉德茨基进行曲。由奥地利国家音乐家交响乐团演奏的2004年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红旗颂》作为压轴曲目在金色大厅演出,令全世界华人因之心潮澎湃。除此之外,以色列爱乐乐团、英国BBC爱乐乐团等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也演奏过这部中国管弦乐中的超级经典作品。

《红旗颂》采用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乐曲以嘹亮的小号奏出以《义勇军进行曲》为素材的号角音调以及主题音乐开始,伴以长笛、短笛、双簧管吹奏出明丽的颤音,再以小提琴的和弦音型为之衬托,描写了彩霞满天、红旗如海、人群如潮的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动人情景。随之双簧管奏出深情如歌的旋律,象征着从血雨腥风中胜利走来的人们仰望红旗、心潮澎湃的情怀。中间部分的颂歌主题加快了节奏,变成了铿锵有力的进行曲,仿佛看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自强不息、战斗不止的雄壮步伐和豪迈气概。最后是主题再现部分,气势磅礴的乐曲表现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时刻,尽情欢呼歌唱的激越情绪。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气壮山河、催人奋进。

了解《红旗颂》的创作手法,有助于加深对它的内涵的深层次理解,有助于提高对它的艺术的高品位欣赏。

据金科叙述,吕其明是这样言简意赅地介绍其创作手法的:从乐曲开头到尾声,他有意让从《义勇军进行曲》中演化而来的那个引子,不断反复地出现,使得红旗飘飘的音乐形象自始至终地贯穿全曲,与颂歌的主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就使得音乐形象更加集中统一,凝练鲜明了。此外,他还运用了传统、纯朴、明朗的和声语言形成强功能结构的背景,去烘托大波浪式的旋律,这样,整部乐曲就始终洋溢着壮丽豪迈的气概和崇高壮美的音乐气质,从而使得它具有了英雄性、史诗性的特点和效果。

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变革时期,必然诞生震撼人心、经久不衰的伟大作品。而气壮山河的《红旗颂》,正是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吕其明,对红旗、对祖国、对人民朴素而又深沉的情感的自然宣泄。时代强音《红旗颂》,既有血性和激情,又有柔情和憧憬,听罢令人血脉贲张、浮想联翩。(马恒健)

在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衣柜”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不同时期的人们所使用的衣柜,都有着那个时代独有的特点。

外婆的衣柜:匠心打造,意义非凡

外婆出生于建国前,她的衣柜堪称是家里“古董级”的文物了。衣柜的主体色调为黑红色,是全实木由手工打造的,整个衣柜分为三层:最上面是一个揭盖的大箱子,主要装被褥等大物件;中间是一米多高的双开门,门闩上挂着一把老式铜锁,内部为“田”字型隔档,主要放全家老小的日常衣物;最下面是三个并排的抽屉,用于收纳一些小玩意儿。敦实的外形、厚重的颜色、精致的雕花、精巧的铜饰融合在一起,无不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历史感,也成为那个时代衣柜的典型符号。

外婆和外公是媒妁之言结婚的。这个衣柜,是做了一辈子木匠的外祖父给女儿打造的嫁妆。那时,外公家很穷,但外婆还是毅然嫁给了他。在那个年代,结婚有衣柜算是很不错了,在农村,衣柜更是个“稀罕物”。转眼间,50多年过去了,外婆每天都会擦拭这个衣柜,除了一些小的磕碰,它一直保存得很完整。这个陈旧的衣柜,既是纯真岁月的见证者,也是朴素爱情的守护者,它承载着老一辈人忠贞、善良等品质,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成为留给后世子孙一份弥足珍贵的“传家宝”。

母亲的衣柜:靓丽外形,实惠耐用

父母结婚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这时的衣柜正逐渐成为婚礼的“门面担当”。此时的衣柜,较之传统的手工实木衣柜,有了很大的改进:首先,外观更加靓丽,不再是单一的深色,仿木纹的黄色开始成为潮流,有的还有配套的穿衣镜;其次,内部空间更大,格局也有了明确分工,除了放小件衣物的隔档,还多出了专门的挂件,更加简洁、大方、实用。

那时,我家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在母亲勤俭持家的打理下,也过得井井有条,平淡而幸福。我家的衣柜就是例证之一。凡是来过我家的亲友,打开衣柜看后都会对母亲交口称赞——这哪里是衣橱,简直就像博物馆的展柜啊!从蓝大褂工作服到卡其布便装、从春秋季外套到的确良衬衫、从厚实的棉衣到线织的毛衣……都做了细致分类,每一件都叠放得整整齐齐。衣服的破损处,都被心灵手巧的母亲缝制了各式各样花纹精美的补丁。

如今,我和妹妹都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我们每每与母亲商量,想把家里用了30多年的衣柜换成新的,都会遭到崇尚节俭的母亲的拒绝。这个老衣柜不仅是属于家人的重要回忆,更彰显着勤俭朴素的良好家风,必将在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中传承!

我家的衣柜:私人订制,追求个性

时光荏苒,不经意间步入了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年轻一代人对品质生活的观念也极大改变,不再是仅“追求物美价廉”,而是更注重设计、款式,尤其青睐展现个性、与众不同的风格。

2019年春节,我和妻子通过努力奋斗,终于购置了属于自己的“小窝”。和前往家具城选购家具不同的是,我们选择了定制家具。我家的衣柜是由妻子亲自挑选板材,并通过反复和设计师沟通,才完成打造的。它根据卧室的方位和大小“量身定制”,不仅功能多、收纳性强,而且高贵典雅、美观时尚。

外婆和母亲来参观新房时,也不住地称赞道:“嗯,不错,你们年轻人可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啊!但……”外婆顿了顿,语重心长地叮嘱说:“但无论何时,睦邻互爱、勤俭持家的家风美德可不能丢了!”

我家三代人的衣柜变迁史,虽然只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的一朵小浪花,但这些变化不仅彰显着生活幸福感的提升,更延续着传统美德和家族精神,是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的有力见证。(王世虎)

祖国,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啊

镌刻在我的每一个季节里

像茫茫天宇下我放飞的鸽群

欢快地听着你美妙的歌曲

祥和在千家万户的门口

祖国,我是你琴弦上的一个音符

执着你磨砺了70载的风霜雨雪

伴随你日复一日负重前行

虽然干裂了嘴唇,也不曾焦急

脚掌磨出了血迹,亦不曾痛惜

你是我生命源泉的载体

我的歌喉沾满了你金色的回忆

祖国,我多想成为你船上的水手

随嘹亮的国歌升起中国人的庄严

虽然前进的道路上布满荆棘

会受到艰难险阻的冲击,可你

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坚实的步履

还是让我做你忠实的纤夫吧

我以炎黄子孙的名义承载你的希冀

勇敢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险关

祖国,我宁愿是你河边的一株水草

每时每刻都为你送来清凉的慰藉

疗养你数百年来经历的风雨坎坷

我还是你额头上那盏熏黑的矿灯

照耀在你的历史隧道里,光明前行

当你的船头被阴险的暗礁啄伤

当你的脚裸露出重创的痕迹

我都会暗暗发誓,决不让你受辱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

近旁的火炬,追随着你的脚步

让每一朵梦想结出丰硕的果实

你的荣光是我不断前进的加油站

我从你的躯体里吸收了丹桂的余韵

在流光溢彩的文明里,将十月的王冠

挺立在你日益富强的猎猎国旗上

(蒲苇)

七十年砥砺前行,守初心,担使命。

巨龙腾飞,无处不复兴。

纵使改革遇风雨,稳中进,勇笃行。

今朝举国共欢庆,旌旗扬,瑞气明。

三山五岳,四海皆太平。

继往开来承前信,中国梦,顺民心。

(刘羽健)

万里长空,巍峨华表,赤旗飘扬。

看九州内外,四面辉煌;神州大地,歌声欢畅。

雄狮长啸,金鸡高吭,盛世华章彻云响。

描蓝图,万众齐携手,共创辉煌。

祖国七十华诞,沧桑巨变百鸟呈祥!

赞国泰民安,屹立东方;蛟龙入海,战鹰翱翔。

时代天骄,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弄潮浪。

展未来,华夏宏图志,世界强邦!

(胡鑫沛 余佳睿)

中国风,氤氲在意境悠远的水墨丹青中,氤氲在纯净温润的清香淡茶中,氤氲在精美绝伦的衣画裳绣中……

中国风,凝聚在书画中。中国书画常讲究意境之美,如《画鉴》中所说:“若看山水、墨竹、梅兰、枯木、奇石、墨花、墨禽等,游戏翰墨,高人胜士寄兴写意者,慎不可以形似求之。先观天真,次观笔意,相对忘笔墨之迹,方为得趣。”文人用墨梅、墨竹、墨菊为主题,比喻自己的清高、节气和操守。

中国画最讲究“留白”,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白给人无尽的遐思。此时,黑为墨,白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此时,画者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寥寥数笔,于方寸之间勾勒天地。最有名的要属《寒江独钓图》,画面上一只小舟,一个垂钓的渔翁,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不禁拍案叫绝。留白不空,留白不白,以少胜多,这就是留白的意境所在。

中国风,也在一缕茶香中。茶生于天地,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中国人爱茶,喝茶的境界便是天人合一。此时,你的脑海里应该是安宁的,和着淡淡的香气缭绕,和着古筝的高山流水,茶香慢慢地散发出来,仿佛能喝出人生的绵长趣味。

在茶中,我最爱普洱茶。它的涩感会随着时间而自然发酵,取而代之的是柔滑的滋味。这种柔滑不是圆滑,而是一种历经岁月的柔美和优雅,是一种成熟之美。当被茶的温润浸染时,我似乎感受到茶在自己的身体中游走,似乎整个人也如美人鱼般轻盈、美丽,摇曳在茶的芳香里。

中国风,还见于美丽的衣饰中。喜欢民族服饰的人,都喜欢“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之美。那中国风的古典盘扣,根根细绳环环缠绕,相互牵绊,舍不得分开,似乎这精致的盘扣,也在不动声色地诠释着中国人向往的团圆之美。中国女性,爱极了旗袍。有人说,旗袍真正的美,在于它的内敛与深刻。当身着旗袍的女子,袅袅婷婷地朝我们走来时,微风玉露倾,挪步暗生香。

中国风的服饰有着绵密的针脚,美丽的花样,历经岁月,依然散发着迷人的优雅之美。那服饰上漂亮的刺绣工艺,一针一线,似乎绣出了祝福之意;那漂亮的流苏,浪漫多情,点点滴滴都隐藏着中国的古典和含蓄之美。

就这样,爱上中国风,它是不朽时光的唯美、一壶清茶的闲适、笔墨写意的含蓄、风清云淡的禅意……悠悠中国风,浓浓中国情。(刘云燕)

“看镜头,一二三,笑一下。”伴着摄影师的指挥,我们在镜头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对我家来说,每年的国庆节是拍全家福的时刻。我们会穿上盛装,拾掇一新,将团聚的欢乐定格为幸福的永恒。

一张张国庆全家福,显示了我家的变化,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每次翻开照相本,我总是不禁感叹祖国的巨变。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和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我家的命运也与祖国紧紧相连。

回看上世纪70年代拍的全家福,还是黑白的照片,虽然只是几角钱一张,但在当时已经算比较高的消费了。那时的物质生活极其匮乏,别说数码相机,就连普通的胶卷相机也是奢侈品。所以在国庆这天,去照相馆的人特别多,经常还要排上长长的队,洗出来的照片上面会印着“某某年国庆留影”的字样。当父亲把照片取回家时,我和妹妹总要抢着看,母亲则在一旁笑着说:“看把你们给急的,以后啊,要是有一种拍完就能看到照片的相机就好了!”

1984年的国庆节,我们一家人和左邻右舍围坐在一台黑白电视机前,共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盛典。那天,首都北京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当看到阅兵式上整齐的方队像一座座威严的城墙时,我们一边看一边鼓掌,激动不已,眼泪忍不住就掉了下来。看完庆典,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在我们内心变得更加坚定,我们全家人在走向照相馆的路上热血澎湃。那一次,我们拍了一张彩色的全家福,度过了一个富有激情的节日。

后来,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有了自己的海鸥牌照相机,拍全家福变得容易了。再后来,我们家又有了数码相机,也就是母亲当年说的能够一拍完就看到照片的相机,拍全家福变得更加便捷。

新时代,智能手机在普通家庭基本普及,我们家也拥有了多部智能手机。在公园里选个景致作为背景,随手就能为一家人拍出数张近乎完美的全家福。

国兴家和。光影交织的岁月里,从黑白到绚烂、从简单到丰盛,国庆节陪伴我们度过许多的欢乐时光,我们也和祖国一起成长着。数十张充满温馨记忆的全家福,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来自伟大祖国的温暖。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愿我们的祖国更加辉煌!

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制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本单位为教育宣传单位,本专题不涉及盈利,如有使用不当请联系342889694@qq.com删除